生孩子需要精子,可对于精子的秘密以及它和生育之间的关系,我们知道的有多少?一直以来,我们又误解了多少?面对这个话题,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。 误解1、有精=优精 很多人认
生孩子需要精子,可对于精子的秘密以及它和生育之间的关系,我们知道的有多少?一直以来,我们又误解了多少?面对这个话题,相信很多人都是“一头雾水”。
误解1、有精=优精
很多人认为能射精就说明精子正常,事实上,有精子是怀孕的根本,但“有精”并不等于“优精”。正常的精子量应是2000万条/ml精液,精子活力好要达到A级精子>25%或A+B级精子>50%(精子活力分ABCD四级,A,D差),精子畸形率≤15%为正常。以上几个指标可相对代表一个人的授精能力。
误解2、性功能强=生殖能力强
专家说,生殖能力和性能力是不相关的,产生性功能的雄激素在睾丸的间质细胞里,而精子来源于睾丸里的精原细胞。二者共同完成生育,但并不互相影响。一个没有精子或精子差的人可以性功能很强,而一个精子好的人可能发生阳痿或早泄。
误解3、排卵期射精受孕
恰恰相反,那些总是严格在排卵期性交的夫妻生育率很低,因为这样的性爱已经变成了一种规定任务,而非生活情趣,长此以往势必对男人性功能产生不利影响,精子质量也会因“积累日久”而大大下降。专家告诫,育龄期夫妻每周有2-3次性爱。
误解4、富人比穷人更能生
富人的精子质量未必很好,因为有钱人必须要付出很多,生活不规律,压力很大,这些都会影响生殖。而一个生活规律的人,即使经济不是很宽裕,也可能轻轻松松使妻子受孕。